20211011日,在第52个世界标准日来临之际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(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)批准发布了新修订的国家标准——《鱼粉》GB/T 19164-2021)。

近年来我国畜牧水产养殖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,2020年全国饲料总产量为2.53亿吨,已连续十年位居世界第一。但是,近几年饲料原料供需矛盾突出,价格高启,蛋白原料严重依赖进口。鱼粉作为有代表性重要动物蛋白原料,我国消费量几乎占全球鱼粉产量的40%,而我国自给率却不足三分之一。《鱼粉》标准不仅是规范国内生产与贸易的国家标准,对有效维护我国饲料和养殖行业利益,指导国际鱼粉贸易也将发挥重要影响作用。

新标准是对GB/T 19164-2003版的修订,在原标准的基础上,对技术内容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:修改了红鱼粉和白鱼粉的分级指标,增加了鱼排粉技术要求,增加了17氨基酸总量占粗蛋白质的比例、甘氨酸占17氨基酸的比例、DHAEPA总脂肪酸比例丙二醛含量以及相关试验方法,删除了粗脂肪、蛋氨酸等指标项目,修改了砂份、挥发性盐基氮的试验方法。新的指标体系分级更加合理科学,可操作性更强,在有效甄别鱼粉质量、防止掺杂使假、让真正的好鱼粉脱颖而出等方面,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。

201811月起,苏州大学作为工作主要成员单位之一积极参与修标工作,与其他工作组成员一道,先后前往山东、浙江、辽宁、广东、广西、福建等我国鱼粉主产区,上海港、广州黄埔港、青岛港、大连港、福建马尾港等主要进口口岸,采集鱼粉样品近500个,实验室分析并获得检测数据5.5万个,统计企业数据12.6万个,优化检测方法3个,在此基础上形成标准技术内容,真正做到了研制标准而不是标准。

这个标准的重要意义之一,是至今为止,我国对外依赖性很强的大宗进口原料中,唯一的一个国家标准真正发挥了主导作用。不仅可为其它类似原料起到榜样、借鉴的作用,更为进口国、消费国、消费行业摆正了位置。对改变“有啥进啥,进啥算啥”的局面提供了作为标准的技术依据,创造了高采标率的条件。另一个重要意义,就是这个标准在指导如何更科学合理、更经济充分地利用有限短缺资源中所发挥的指导作用,就鱼粉我国用掉全球40%现状而言,该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对节约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因此,《鱼粉》标准的发布实施,对于推动我国饲料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、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,将发挥重要的保障和积极的引领作用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《饲料原料   鱼粉(点击查看“鱼粉”标准